🚨諾羅病毒冬季警報!這些族群要特別當心
最近氣溫直直落,全台各地醫院急診室開始湧現上吐下瀉的病患。食藥署最新監測發現,諾羅病毒的活躍度正快速上升!特別是12歲以下幼童、65歲以上長輩,以及慢性病患者最容易中標。
🔍諾羅病毒傳染途徑解密
- 人傳人感染:接觸患者嘔吐物/排泄物後未徹底清潔
- 飛沫傳播:患者嘔吐時產生的氣溶膠可飄散2公尺
- 食物感染:生蠔、沙拉等生食最危險
- 環境殘留:病毒可在物體表面存活2週以上
📌關鍵數據:去年冬季群聚感染案件中,幼兒園佔比高達45%!病毒在密閉空間傳播速度超乎想像。
🤢感染症狀全解析
- 初期徵兆:輕微發燒(37.5-38℃)+肌肉酸痛
- 典型症狀:
- 每小時3-5次水狀腹瀉
- 突發性噴射嘔吐(特別在夜間)
- 腹部持續絞痛像被扭轉
- 病程變化:症狀通常持續1-3天,但病毒仍會透過糞便排出一週
⚠️注意:嬰幼兒可能出現脫水危象,觀察「6小時沒排尿」、「哭沒眼淚」要立即就醫!
🛡️食藥署認證防護5大招
-
黃金洗手時機:
- 吃東西前/後
- 如廁後
- 接觸公共物品後
- 正確洗手7步驟要搓滿40秒
-
飲食安全守則:
- 貝類水產要煮到「殼張開後再煮3分鐘」
- 生熟食砧板徹底分開
- 外食避免涼拌菜
-
環境消毒重點:
- 使用1000ppm漂白水(市售漂白水1:50稀釋)
- 重點消毒門把、電梯按鈕
- 患者嘔吐物要先用漂白水覆蓋再清理
-
感染後處理:
- 症狀緩解後仍需居家觀察48小時
- 患者衣物要單獨清洗並高溫烘乾
- 馬桶每次使用後都要消毒
-
外食自保技巧:
- 自備環保餐具
- 避免續杯飲料
- 熱食要確認中心溫度達75℃
🍼家有幼兒必學的防護密技
- 奶瓶消毒要「煮沸10分鐘」才有效
- 玩具每天用70℃熱水沖洗
- 幼兒園接送後立即更換外衣
- 準備專用洗手歌加強洗手動機
📋最新防疫QA整理
Q:酒精能殺死諾羅病毒嗎?
A:❌完全無效!必須使用含氯消毒劑
Q:得過諾羅病毒會免疫嗎?
A:⏳僅能維持2個月到2年,且病毒會變異
Q:海鮮怎麼挑最安全?
A:認明「HACCP認證」水產,貝類選擇帶殼完整者
Q:預防性吃益生菌有效嗎?
A:🛑目前無科學證據支持,重點還是衛生習慣
📈冬季防疫備品清單
必備物品 | 選擇要點 |
---|---|
抗菌洗手乳 | 含chlorhexidine成分 |
環境消毒劑 | 標示「可殺滅腸病毒」 |
食品溫度計 | 數字顯示型精度±1℃ |
隨身餐具組 | 304不鏽鋼材質 |
防水嘔吐袋 | 雙層設計附消毒棉片 |
專家提醒:最近聚餐旺季要特別注意,若同桌有人出現腸胃症狀,建議3天內避免共食。做好這些防護措施,才能安心過好年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