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雨季最怕「濕氣鎖身體」!3分鐘看懂身體求救訊號
最近是不是總覺得「睏袂條」?早上起床臉腫得像麵龜,下午小腿脹到鞋子變緊?這些都是濕氣卡在身體裡的警訊!中醫師說,梅雨加上夏至的高溫,就像在身體裡開「三溫暖」,汗排不出去又一直產濕氣,連健康的人都會「濕答答」…
🍃必學「赤腳排濕法」這樣走才有效
到公園別急著坐椅子!脫掉鞋子試試「腳底按摩草皮」,記得要:
- 腳跟先著地:從腳跟滾動到腳尖,像用腳掌畫C字
- 手指微微張開:走路時讓空氣在指縫流動
- 速度比散步慢一半:每秒走1步最剛好
早上9點前或傍晚5點後最適合,走15分鐘就能讓小腿肌肉像幫浦一樣,把積水打回心臟!
🥒餐桌上的排水隊!這4樣食材要常備
食材 | 吃法小技巧 | 最佳組合 |
---|---|---|
綠豆 | 煮到「開花不破皮」 | 加陳皮煮糖水 |
冬瓜 | 連皮切塊煮湯 | 搭配蛤蜊提鮮 |
蓮藕 | 磨泥加蜂蜜 | 撒點桂花增香 |
薏仁 | 先乾炒再煮 | 混紫米當早餐 |
廚娘小撇步:煮冬瓜湯時加「5顆破布子」,排濕效果直接翻倍!
💤午睡黃金20分鐘「充電公式」
- 飯後10分鐘再睡:避免胃酸逆流
- U型枕墊後腰:保持脊柱自然彎曲
- 設定2個鬧鐘:15分鐘淺眠+5分鐘伸展
- 醒後按「虎口穴」:拇指食指交界處揉30下
🧘♀️早晚5分鐘「排濕伸展操」
晨起版(開胸式):
- 雙手背後交握,吸氣時手往地板方向壓
- 抬頭看天花板,維持5個深呼吸
- 吐氣時慢慢捲背回到站姿
睡前版(排水式):
- 躺平把腳抬高貼牆,臀部離牆10公分
- 腳掌上下擺動像踩腳踏車
- 維持5分鐘讓血液倒流
🌧️梅雨季必備「祛濕三寶」隨身帶
- 玉米鬚茶包:冷泡熱沖都可以
- 艾草暖暖包:貼在肚臍下方
- 竹纖維毛巾:隨時擦乾後頸汗水
營養師提醒:每天要喝「體重x30」c.c.的水,但下午5點後要減半,避免夜間水腫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