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大暑濕氣爆表!中醫教你「祛濕黃金期」喝這2杯最對時

🌞大暑濕氣來襲!這些症狀你中了幾項?

最近是不是總覺得「頭重重、身體累累」?連冷氣開整天還是覺得悶?中醫師說這都是「濕邪作怪」啦!每年7/22前後的大暑節氣,根本是台灣濕氣大魔王出沒的時刻。地面熱氣往上衝,配上午後雷陣雨,整個就是「蒸籠模式」全開!

🥵為什麼大暑特別容易「濕氣入體」?

  1. 毛孔全開招濕氣:高溫讓毛孔張開散熱,濕氣趁機鑽進身體
  2. 冰飲喝太多:手搖杯狂灌反而讓脾胃「當機」,水濕排不出去
  3. 冷氣房進出:室內外溫差大,身體調節功能直接打結

中醫師提醒會出現這些警訊:

  • 早上起床像被鬼壓床,四肢超沉重
  • 頭暈腦脹像戴安全帽
  • 胸口悶像壓大石頭
  • 大便黏馬桶沖不掉
  • 舌頭邊緣有齒痕

🧇5大高危族群要注意!

族群 症狀加重原因
上班族 冷氣房+久坐+外食
外送員 冷熱交替頻繁+水分不足
銀髮族 代謝差+排汗功能弱
冰品愛好者 脾胃功能受損+濕氣堆積
健身狂人 運動後狂灌冷飲+汗未擦乾

🍵中醫私房2杯祛濕茶

💚綠豆解毒飲(冷熱皆宜)

材料準備

  • 綠豆:手抓1把(約40g)
  • 蘆根:藥房買10g,清熱超給力
  • 陳皮:老藥舖5年陳皮最佳
  • 薏仁:小薏仁10g要先炒過

煮法秘訣

  1. 綠豆不用泡,直接冷水下鍋
  2. 水滾轉小火煮到「開花」狀態
  3. 最後5分鐘加其他材料悶煮
  4. 過濾後放涼,加點蜂蜜更順口

喝對時機

  • 下午3點陽氣最旺時喝
  • 運動後要等汗收乾再喝
  • 經期來停喝,改喝紅豆水

🍯酸梅開胃湯(冰鎮版更讚)

材料挑選

  • 烏梅:選煙燻過的,藥香味更濃
  • 山楂:切片山楂15g,助消化
  • 甘草:10g平衡酸味
  • 洛神花:加3朵顏色更美

獨家配方

  1. 材料先泡冷水15分鐘去雜質
  2. 大火煮滾轉文火「慢煨」1小時
  3. 關火前加黑糖代替冰糖更健康
  4. 冷藏保存別超過3天

加分喝法

  • 加氣泡水變梅子氣泡飲
  • 搭配仙草凍當下午茶
  • 煮粥時加2匙變開胃粥

🌿日常祛濕小技巧

  1. 吹冷氣要鋪毛巾:後頸部蓋小方巾防寒氣入侵
  2. 洗澡後按3穴位
    • 足三里(膝蓋下4指)
    • 豐隆穴(小腿外側中點)
    • 陰陵泉(小腿內側凹陷處)
  3. 食材聰明配
    • 冬瓜+薑片煮湯
    • 苦茶油拌地瓜葉
    • 薑黃粉炒飯

⚠️喝茶禁忌要注意!

  • 綠豆湯別跟人參一起吃
  • 酸梅湯胃潰瘍患者要稀釋
  • 孕婦喝前要先問醫師
  • 喝茶後2小時別吃白蘿蔔

最後提醒大家,大暑養生要「以熱制熱」,早上喝杯溫薑茶反而比冰飲更消暑!把握這15天黃金期調體質,秋冬就不怕過敏大爆發啦~

分類:健康養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