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休金怎麼存才夠用?手把手教你規劃下半輩子的生活費
你是不是常聽到這些話:「至少存1,500萬才能退休啦!」、「現在不存老後會很慘!」但看到銀行存款數字,是不是又覺得根本是天方夜譚?別慌!今天就來拆解「退休金計算」的眉角,就算數學不好也能輕鬆搞懂。
▍為什麼台灣人都在瘋存退休金?
最近勞保年改議題燒不停,加上物價漲到懷疑人生,30歲到50歲這群「三明治世代」壓力山大。根據最新調查:
- 20-30歲年輕人目標存1,450萬
- 40-50歲中年族群直接拉到1,600萬
- 60歲準退休族更喊到1,750萬
這些數字看起來嚇死人,但其實背後有3大隱藏成本:
- 醫療開銷暴增(尤其是慢性病治療)
- 長照費用(請看護或住安養中心)
- 通膨吃掉老本(雞排從55元漲到80元就是證據)
▍3步驟精準計算你的退休數字
步驟1|算清楚要養自己多少年
- 法定退休年齡:65歲
- 國人平均壽命:81.3歲
- 關鍵公式:81.3 – 65 = 16.3年 → 建議直接算20年較保險
⚠️注意!女性平均多活6.6年,姊妹們要存更多
步驟2|抓出每月生活費(附實用表格)
建議用「現在生活費x 80%」當基準,舉例:
現在開銷 | 退休預估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4萬/月 | 3.2萬/月 | 刪減通勤、治裝費 |
6萬/月 | 4.8萬/月 | 保留旅遊預算 |
實測工具:用手機記帳APP追蹤3個月,把「非必要開銷」標記起來,退休後這些花費可以直接砍掉。
步驟3|加入通膨這個大魔王
假設你今年35歲,預計30年後退休:
- 現值3萬/月 x 通膨2.5% = 30年後要6.3萬/月
- 總需求:6.3萬 x 12個月 x 20年 = 1,512萬元
🔥進階版計算:醫療費另加100萬、長照預備金200萬,總需求直接衝到1,812萬!
▍5招無痛存退休金技巧
- 333原則:薪水拆成生活/儲蓄/投資各1/3
- 勞退自提6%:公司幫你多存一份
- 定期定額ETF:0050、0056長期複利
- 以房養老:60歲後把房子變ATM
- 兼職斜槓:退休後接案賺零用錢
▍不同年齡的存錢策略
- 25-35歲:衝高收入為主,投資比例拉高到50%
- 35-45歲:穩健配置,債券型基金當基底
- 45-55歲:保守為上,增加定存比例
- 55歲以上:盤點資產,規劃保險缺口
▍專家提醒:3大地雷不要踩
❌ 把所有錢放定存(根本追不上通膨) ❌ 太晚開始準備(50歲才存根本來不及) ❌ 忽略健康因素(醫療支出會吃掉老本)
最後送大家一句話:「退休規劃就像爬山,早點出發才能慢慢走,臨時起意只能拼命衝刺還可能跌跤。」現在就行動,打開Excel開始算你的退休數字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