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至主要內容

居家快篩不戳腦!圖解鼻腔採檢5步驟&3大常見錯誤姿勢

居家快篩必學!醫師親授「不戳腦」安全操作全攻略

最近台灣疫情升溫,單日確診破三萬人已成常態,家家戶戶都在囤快篩試劑。但你知道嗎?那個長長的棉棒要是戳錯角度,可能會從鼻腔直通腦門!雖然機率超低,但醫師提醒千萬別用「挖鼻孔」的方式亂捅啊~

棉棒正確走位圖解(附3大NG姿勢)

準備動作先做好

  1. 找面鏡子擺面前,房間亮度要足夠
  2. 採坐姿頭微向後仰約15度
  3. 拆開包裝後不要甩動棉棒
  4. 手肘撐在桌面上保持穩定

5步驟安全操作法

  1. 水平進入法:棉棒與臉頰平行,像要戳耳朵的方向
  2. 2公分法則:成人約推進兩節手指長度(約2-2.5cm)
  3. 貼壁滑入:沿著鼻道下緣緩慢旋轉
  4. 15秒原則:每邊鼻孔轉4-5圈,總時間別超過半分鐘
  5. 收尾技巧:抽出時維持旋轉動作,避免勾到鼻毛

3種危險姿勢千萬母湯

⚠️ 朝天鼻式:往眉心方向戳,可能傷到篩板 ⚠️ 挖寶式:垂直向上猛捅,易引發流鼻血 ⚠️ 螺旋丸式:快速來回轉動,恐刮傷黏膜

幫小孩長輩快篩要特別注意

👶 兒童版操作:改用「1公分深度」,頭部要固定 👵 長輩技巧:採側坐姿勢,棉棒改斜下30度 👨👩 幫家人操作:一手扶後腦勺,一手小拇指抵住鼻樑當安全擋板

棉棒材質大解密

別看棉棒好像很硬,其實前端是特殊人造纖維絨毛,遇到阻力會自動彎曲。但醫師提醒:

  • 發現棉棒彎折超過45度要停止
  • 鼻腔有傷口時改做「唾液快篩」
  • 採檢完用生理食鹽水清潔鼻腔

常見QA整理

▸ Q:為什麼戳完一直打噴嚏?
A:正常現象!鼻腔受刺激會分泌組織胺,建議檢測前半小時可先噴鼻噴劑

▸ Q:棉棒斷在鼻子裡怎麼辦?
A:立即停止動作,保持低頭姿勢,用鑷子夾出或就醫處理

▸ Q:可以兩邊鼻孔用同一支嗎?
A:絕對不行!每邊都要換新棉棒,避免交叉污染

最後要提醒大家,快篩後若出現持續流鼻血、劇烈頭痛等狀況,要立即掛耳鼻喉科檢查。做好防護勤洗手,才是對抗病毒的根本之道!

分類:醫療疾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