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女列車長抗癌日記:從腫塊疼痛到確診的心路歷程
高鐵超人氣列車長Amber最近在IG發文透露,去年底發現左胸有「會跑來跑去」的小硬塊,當時檢查雖是良性,但今年8月突然出現持續性悶痛,重新檢查竟確診乳癌。她分享:「完成勤務回家後爆哭整晚,但隔天決定正面迎戰!」
關鍵症狀別輕忽:良性≠永遠安全
Amber案例特別之處在於:
- 初期腫塊可移動且無痛感
- 9個月後出現針刺般間歇疼痛
- 腫塊質地變硬且位置固定
- 乳頭出現不明分泌物
臺大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指出:「約3成女性會摸到腫塊,但這兩種最危險:」
- 乳管內乳突瘤:像水龍頭滴血般有分泌物,16%癌變率
- 葉狀腫瘤:生長速度極快,每月增大0.5cm以上要當心
月經後黃金7天檢查法
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建議:
- 每月經期結束第3天開始檢查(這時荷爾蒙影響最小)
- 洗澡時用肥皂泡沫輔助觸診(減少摩擦感)
- 重點觸摸外上象限(近腋下部位,6成腫瘤好發區)
- 注意「3T特徵」:
- Texture(質地):像生雞肉般硬實
- Tenderness(壓痛):經後仍持續疼痛
- Tethering(黏附感):推不動的固定腫塊
高危險群必做進階檢查
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提醒:
- 30歲以上:每年超音波+每2年乳房攝影
- 有家族史:加做磁振造影(MRI)
- 常吃避孕藥:定期檢測雌激素濃度
- 最新3D斷層掃描可發現0.1cm微小鈣化點
治療新趨勢:乳房保留手術
Amber選擇的部分切除術最新發展:
- 術前化療縮小腫瘤範圍
- 術中冷凍切片即時檢測
- 搭配術後質子放射治療
- 傷口僅3cm且藏在乳暈周圍
營養師調理5大重點
乳癌病友協會建議飲食原則:
- 每日攝取30g膳食纖維(幫助代謝雌激素)
- 選擇冷壓初榨橄欖油(含抗氧化成分)
- 補充維生素D3(抑制異常細胞增生)
- 十字花科蔬菜每日2碗(幫助肝臟解毒)
- 避開塑膠容器盛裝熱食(減少環境荷爾蒙)
心理支持更重要!
Amber在文中強調:「確診後最難的是面對未知,加入病友社群後才發現,原來每個人都經歷過深夜偷哭的時刻…」目前她持續接受標靶治療,並用IG記錄抗癌過程,鼓勵粉絲:「定期檢查就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