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防曬新品實測完整解析
最近太陽毒辣到不行,各位水水們是不是都在找厲害的防曬乳?這次我們找來專業團隊與皮膚科醫師合作,實際送驗19款人氣防曬品,帶你徹底搞懂那些看攏嘸的防曬係數!
防曬係數快速教學
▍SPF值是什麼?
簡單說就是防「曬傷」的能力!主要對抗UVB紫外線,數值越高代表保護時間越長。但要注意不是SPF50就比30好兩倍,實際差距只有1%的防護力哦~
▍PA+++怎麼看?
這個專門防「曬黑曬老」!+號越多對抗UVA效果越好,現在最高到++++等級。但醫師提醒不是無腦選最高就好,還是要看使用場合啦!
▍Boots星星等級
這指標超重要!星星越多代表防UVB和UVA越均衡,三星以上才算合格。有些開架產品雖然SPF高,但星星數只有一顆,擦心安的而已…
▍臨界波長冷知識
想要防長波UVA就要看這個!至少要370nm以上才有用,很多標榜抗老的防曬品其實根本沒達標,這次檢測就抓到好幾款!
實測結果驚人發現
這次送驗包含專櫃開架19款,發現:
- 3款SPF實際數值低於標示
- 5款臨界波長未達370nm
- 開架產品平均星等2.3顆 vs 專櫃3.5顆
- 有品牌同時拿到Boots三星+臨界波長380nm
不同場合挑選技巧
▍日常通勤:
選SPF30+/PA+++就夠用,重點要清爽不黏膩。醫師推薦乳液質地,補擦方便
▍戶外運動:
至少要SPF50+/PA++++,注意防水抗汗功能。檢測發現凝膠型防曬較容易流失
▍海邊玩水:
除了高係數,記得選海洋友善配方!這次有2款標榜防水的竟然遇水就脫落…
檢測過程大揭密
為什麼有些產品要驗兩次?原來實驗室會有「體重計效應」!不同人員塗抹厚度差0.1mm,結果就可能差超多。團隊特別送兩家實驗室交叉比對,就是要給最準數據
專家真心話
皮膚科邱醫師提醒:「與其追求最高係數,不如定期補擦!很多女生擦不夠量,防曬效果直接打3折」配方師林老師也補充:「物理性防曬較穩定,但容易泛白,現在新科技有透明微粒配方可以解決」
消費者自救指南
- 先做「乳液測試」:把防曬乳擠在保鮮膜看擴散速度,太快代表質地太稀
- 「耳後試擦法」:混合肌可同時測試不同質地產品
- 查看「失效線」:包裝底部印的開封後使用期限
- 「三指法則」:臉部用量要擠出三指寬才夠
最後要說,檢測不是要打擊廠商,是希望市場更透明!下次買防曬別再只看廣告詞,記得把這篇存起來比較實在啦~